卢天健教授访问压电器件技术实验室
【2023年3月28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多功能轻量化材料和结构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创始主任卢天健教授应邀到压电器件技术实验室访问交流,并于3月22日下午在宗瑞航海楼501会议室,作了题为“研究生培养的经验和体会”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王骥教授主持,校内多个学院师生共计80余人参加了这次报告会。


在报告中,卢天健教授从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的一句经典诗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开始,介绍了他在剑桥大学的教学、科研以及生活经历。他强调“做学问要善于观察、发现问题、找寻灵感、解决问题”。在剑桥大学任教期间,他开展了超轻多孔结构的研究,是该领域国际著名学者和最早研究者之一。他从日常生活现象中受到启发,带领学生进行皮肤组织热-力-电多场耦合行为的系统研究,为仿生及感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2001年他晋升为剑桥大学的Reader,同时也收到了西安交通大学的邀约,他放弃国外的高职,毅然踏上回国之路,2004年受聘为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他一心要把“真正出成果的岁月献给祖国”。回国后,他切实从国家需求出发,立足力学,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为国效力,成为我国力学届的第一个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及第一个111引智计划项目负责人。无论是求学,还是科研创新,卢天健教授由长远的目光和考量,化阻力为动力,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人生高楼。他将超轻多孔结构开辟为我国新的重点研究方向,实现了多样化大尺度夹层结构的产业化制备等。作为多功能轻量化材料与结构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他入选由斯坦福大学John Ioannidis教授团队2022年发布的工程学领域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成就榜。
报告的最后,卢天健教授强调应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批判性思维,致力于增强学生勤勉求实、锐意进取的意识。他开设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研究”课程好评如潮。他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大家,鼓励和影响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子。报告结束后,卢天健教授和在座的各位师生进行了讨论和交流。他对力学的发展充满了期待,认真地为老师和同学们解答困惑,让大家受益匪浅。
卢天健教授还应邀在宁波大学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系列讲座中结合自己的学术生涯和创新经历,以《潜心向学,把握未来》为主题,作为第220位嘉宾做了专题讲演。卢天健教授勉励宁大学子趁着年轻多读书、读好书,只有这样,才能打好坚实基础,学会更多更好的本领,造就一流人才,成就一流事业,从而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功立业!

报告人简介:卢天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多功能轻量化材料和结构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创始主任,哈佛博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曾任剑桥大学讲席教授、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科技委数理学部副主任等职。1996年到剑桥任教后即开展超轻多孔结构研究,是该领域国际著名学者和最早研究者之一,2005年回国工作后旋即成为我国力学界的第一个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及第一个111引智计划项目负责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和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入选爱斯维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及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工程学)榜单。出版中英文专著9部,发表400余篇SCI论文,其中26篇Mat Sci Eng Reports、Small等期刊封面论文;SCI他引18000余次(27篇超百次,h因子85);获授权发明专利85件。